當我們進食含有澱粉質的食物,經消化而轉變為葡萄糖,被小腸吸收而滲入血液中,隨著血液循環帶至身體各組織細胞內,再轉化為熱能,供應細胞在運作時所耗用的能量。若血液內葡萄糖供過於求時,葡萄糖亦會被轉化為脂肪或肝糖形態來儲藏於身體內,以備後用,以此維持血糖在正常的標準水平。
當葡萄糖要進入細胞供應能量、或轉化為脂肪儲存時,必須要有胰島素的幫助才能進行。胰島素是由胰臟分泌出來的荷爾蒙,它就像開門的鑰匙,葡萄糖要藉此鑰匙,方能得以進入細胞中。
當我們身體缺乏胰島素分泌或分泌不足夠、或胰島素失去功效,葡萄糖便不能進入細胞內供應能量,葡萄糖滯在血液中,以致血液中糖分過高,造成排出的小便含有糖分,糖尿病便因此形成。
分為兩類型
第一型:依賴胰島素型
- 胰臟完全不能製造胰島素,病者必須注射胰島素,方能維持生命。
- 病發者年齡多在三十歲以下。
- 瘦削的體型。
- 病發快速,無徵兆可尋。
- 確實原因不明,可能與下列有關:
- 胰臟受病毒感染
- 病者身體產生胰島素抗體,破壞胰臟製造胰島素
- 遺傳
第二型:非依賴胰島素型
- 糖尿病患者佔了大部份是屬於此類型。
- 可用口服藥物、調節飲食及適量運動來控制病情。當口服藥物未能控制病情,便需要注射胰島素。
- 主要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夠或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。
- 病發者年齡多在四十歲以上。
- 病情發展緩慢,患病初期可能無症狀。
- 誘發因素:
- 肥胖
- 遺傳
- 懷孕期患有糖尿病
初期不明顯,當血糖過高時,才出現下列症狀
- 尿頻
- 口渴
- 時常饑餓
- 體重下降
- 容易疲倦
- 皮膚、女性陰部痕癢及容易感染